首页

初九美女踩踏调教视频论坛

时间:2025-05-28 17:36:57 作者:“智”理洞庭 一位九三学社社员的生态文明践行记 浏览量:26357

  中新网长沙5月27日电 (刘曼 钟婷)夏日的洞庭湖草长莺飞,水天相接。湖风吹动,雁、鹤、鹬、鸥腾空,鸟鸣声声,气象万千。在这个感受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好时节,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资源环境专门委员会秘书长、湖南九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锋,忙着为洞庭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验收提供技术支持。

  “这个事已经做了三年了,得看看投入的资金是否起到了应有的效果。”作为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专家库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专家库(湖南省级)专家,李锋的目光一直聚焦在洞庭湖,常态化开展现场踏勘、数据收集和跟踪研究工作。

4月2日,李锋对洞庭湖流域船舶污染物收集处理项目进行现场踏勘。 受访者供图

  从环保工程公司技术员、项目经理,到岳阳市环保局云溪区分局环境管理股长、岳阳楼区分局环境监察员,再到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参政议政处副主任科员,最后辞去公职创业,李锋大学毕业后的这20年,几乎一直“泡”在环保圈里。

  在与一些九三学社朋友的来往中,李锋逐渐了解、认同、向往这个团结友爱、求真务实的大家庭。2013年12月,他在岳阳加入九三学社。“慢慢从自己的小世界走向一个非常开阔的大舞台。”

  刚入社时,李锋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党外干部培训班,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理解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

  在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机关工作期间,李锋先后在办公室、参政议政处锻炼。其间还参与《九三学社湖南简史》参政议政章节的编纂,大大加深对湖南九三学社发展历程的了解。

  “九三学社早期成员绝大多数是留学欧美的自然科学家,他们追求民主、强调科学救国。”李锋还记得在一次讲座中,听到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原主委卢光琇的故事,被她深耕生殖、遗传、干细胞学科领域40余年,八旬高龄仍坚守科研一线的精神深深感染。

  后来,李锋跳出舒适圈,决定创业。“环保是政策催生的领域,只有长期扎根在环保一线才能吃透,我也想专注一个领域深耕到老。”他说,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环保事业的热爱与初心。

  这些年,李锋参与了“生态种养产业链适宜模式应用于洞庭湖区域生态修复的探索与研究”等多项湖南省环保科研项目,并多次参加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和排污许可核查、生态环境资金项目专项审计核查等。

李锋参加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环湖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以及湿地保护体系建设”课题调研座谈会。 受访者供图

  作为民主党派人士和环保专家,李锋最开心的,是可以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角度看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他连续多年参与湖南省政协环保课题调研,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湘江、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等,并执笔《关于进一步开展乡村污水有效治理的建议》《关于洞庭湖湿地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等,提出一批更具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2023年,李锋全程参与了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牵头的湘鄂赣三省社组织联合环保课题“推进长江中游流域江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调研,先后赴岳阳、常德、益阳等地了解洞庭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情况。

  他牵头执笔的《推进长江中游流域江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对策建议》,从健全长效保障机制、构建“三水统筹”系统治理新格局、全链条防控江湖外部输入的污染物增量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由该成果转化的提案还被列为2024年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并得到水利部、生态环境部等国家部委的积极回复。

  近年来,洞庭湖生态治理在国家政策推动、地方协同治理和科技支撑下取得一定成效。2024年,湖南共完成331个洞庭湖总磷攻坚年度整治项目,西洞庭湖连续四年达到Ⅲ类水质,南洞庭湖连续三年达到Ⅲ类水质。

  李锋常年奔走在环保一线,深切感受到环保政策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环保监察越来越严,市场监管也越来越规范。

  为搭建一个环保领域的九三组织平台,共同为九三学社常年聚焦的环保课题或民主监督任务建言献策,他还发起筹备九三学社湖南省直生态环境支社,并推动该支社成立。

  “洞庭湖治理是长江大保护的缩影,其成效体现了‘共抓大保护’的阶段性成果,但仍需久久为功。”李锋说,他会一直在路上。(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黑龙江饶河:2.2万余人次抗汛 保护农田31.4万亩

开幕式文体展演以“希望之灯”为线索,以爱的传递体现残疾人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巴黎残奥会重庆籍残疾运动员肖祖贤、廖克力、金芋成、严治强等进行火炬传递。

水利行业首次获批筹建国家专业计量站

2018年8月,该公司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目前生猪产品已连续六年通过认证;2022年11月,该公司通过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现场评审,成为少数可跨省调运活猪的企业。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一年间

播种,科技创新给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关键是良种、良法。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目前我国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为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的种业根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出了一批优质绿色水稻小麦、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优质短季棉品种。“好收成离不开好种子。我种的‘镇麦’中强筋小麦,预计亩产比去年增加2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也能高5分钱。”机械浸种、温室催芽、大棚育秧……秧好一半禾,工厂化育苗在全国多地推广。今年,农业农村部遴选发布精密播种、水肥精准调控等主推技术296项。截至3月17日,全国已春播粮食完成意向面积的3%。播好种、插好秧,科技创新打造的好种是好收成的序曲。

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纪念峰会20周年大会在南宁举行

广东大西牛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西牛公司”)董事长江斯娜介绍,大西牛公司将种植和从笋农收购的原料,精深加工成笋花、笋丝等制品,销往国内和东盟市场。

10月份及国庆假期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如何?预测来了

“通往扣林山主峰的巡逻路贯穿整片山林,要翻越3座海拔1000至1700米不等的山峰,必经之路上垂直高差最大600多米。”行进途中,连队指导员童亚军一边指着地图,一边向记者介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